基因解码,扫描二维码,了解基因,拥抱健康
基因解码 扫描二维码 了解基因,拥抱健康
佳学基因,扫描二维码,实时分享疾病解码案列
佳学基因 扫描二维码 实时分享疾病解码案列
基因矫正,扫描二维码,开启基因病最新研究进展
基因矫正 扫描二维码 开启基因病最新研究进展
消息中心 查看更多 ×
徐康清基因检测

徐康清教授

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

医疗特长:从事临床麻醉及危重病医学工作近20年,是中山大学麻醉学医、教、研工作的中青年骨干,主要开展体外循环、颅脑、肝胆、肝肾移植及急危重等重大手术的临床麻醉,医疗效果好,临床麻醉未发生医疗事故与意外,深受同行的好评,是“中山一院抗击非典先进个人”。研究方向:擅长麻醉手术期器官保护与急危重病复苏处理,尤其是在术后急慢性镇痛治疗与各种无痛胃肠镜检查,无痛人流或取卵与分娩镇痛等领域造诣高。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: 2001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, 获外科学博士研究生学位,2006在德国接受困难气道管理培训,2008年在英国接受静脉麻醉培训;1993年在中山一院麻醉科参加工作至今,2005年任科室副主任,2007年兼任黄埔院区麻醉手术中心主任 ,2008年任中山大学国家临床技能中心副主任。社会兼职:中山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,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委,广东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,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会器官移植学组委员,广东省抗癌学会肿瘤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麻醉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。论著: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医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约50多篇,其中博士学位论文《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肺的炎性反应及乌司他丁对其影响的临床研究》获得2001年度裘法祖优秀医学论文一等奖。专著:主编专著3部:《临床麻醉设备与耗材学》(高等教育出版社)、《麻醉药物治疗学》(人民卫生出版社)和《麻醉急症与意外救治指南》(人民军医出版社)。自编中山大学教材2部: 《Clinical Anesthesiology》和《临床麻醉理论与实践新进展》。其他主要工作成绩(比如获奖情况):科研态度认真,治学严谨,主持国家及教育部、卫生部、广东省科技厅、上海市吴孟超医学科技基金、广州市科委和中山大学资助的科研课题共20项。荣获广东省高校 “千百十工程”优秀人才。
徐康清 —— 专家简介
医疗特长:从事临床麻醉及危重病医学工作近20年,是中山大学麻醉学医、教、研工作的中青年骨干,主要开展体外循环、颅脑、肝胆、肝肾移植及急危重等重大手术的临床麻醉,医疗效果好,临床麻醉未发生医疗事故与意外,深受同行的好评,是“中山一院抗击非典先进个人”。研究方向:擅长麻醉手术期器官保护与急危重病复苏处理,尤其是在术后急慢性镇痛治疗与各种无痛胃肠镜检查,无痛人流或取卵与分娩镇痛等领域造诣高。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: 2001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, 获外科学博士研究生学位,2006在德国接受困难气道管理培训,2008年在英国接受静脉麻醉培训;1993年在中山一院麻醉科参加工作至今,2005年任科室副主任,2007年兼任黄埔院区麻醉手术中心主任 ,2008年任中山大学国家临床技能中心副主任。社会兼职:中山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,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委,广东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,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会器官移植学组委员,广东省抗癌学会肿瘤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麻醉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。论著: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医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约50多篇,其中博士学位论文《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肺的炎性反应及乌司他丁对其影响的临床研究》获得2001年度裘法祖优秀医学论文一等奖。专著:主编专著3部:《临床麻醉设备与耗材学》(高等教育出版社)、《麻醉药物治疗学》(人民卫生出版社)和《麻醉急症与意外救治指南》(人民军医出版社)。自编中山大学教材2部: 《Clinical Anesthesiology》和《临床麻醉理论与实践新进展》。其他主要工作成绩(比如获奖情况):科研态度认真,治学严谨,主持国家及教育部、卫生部、广东省科技厅、上海市吴孟超医学科技基金、广州市科委和中山大学资助的科研课题共20项。荣获广东省高校 “千百十工程”优秀人才。

咨询电话:400-160-1189

招商热线:010-52802095

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生命园路8号

jiyinjiema@163.com    102206

Copyright©2015-2045  京ICP备16057506号-2   设计制作:佳学基因基因解码基因检测信息技术部
请您留言

感谢您的耐心等待,佳学基因正在服务其他客户,请简要填写下面内容,咨询师尽快和您联系,节省您的时间。

提交